00:48
视频摄制:李昌乾、实习生 梁珂源
“台湾农民在大陆申请农业贷款,可享受约85%的贴息,农业用电可享受近7折的优惠,还有道路硬化、水利自动喷灌系统等农用设施配置等方面,都有政府项目资金给予支持。”在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(以下简称漳平台创园),眺望自家的千亩茶园,福建漳平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鸿如是说。
20多年前,台农李志鸿回到祖籍地漳平,敏锐察觉到这里的气候与台湾阿里山极为相似,是种植高品质高山茶的理想地。怀揣着发展茶产业的梦想,他决心在此扎根,从零开始创立茶园,逐步将茶园规模扩大至2500亩。然而,这条发展之路并非坦途。
发展高优精致农业的投资周期长、成本回收慢,这是广大农民面临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
“农民承包几十年的土地,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若缺乏有效的抵押凭证,则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。”李志鸿回忆说,“我从台湾来,受限于在当地没有有效的抵押凭证,贷款申请难、额度小。”
转机出现在2007年。漳平市创新性地向台农台商发放林权证,破除了他们发展的“梗阻点”——台农台商可以把林权证作为土地、资金流转运作的法律凭证、信用基础。“在大陆发展高优精致农业终于吃了‘定心丸’。”李志鸿便是这项政策第一批的“受益人”,从颁发林权证、开展林权登记,到颁发林权不动产登记证书、林下经济不动产权证书,近年来,漳平的林权登记制度不断完善,台农台商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。
一张小小的林权证,映射出漳平台创园在对台农业政策上的创新探索。这些年,该园区开创了10项“全国首创”做法,并连续8年在全国台创园建设发展考评中获得第一(优秀等次)。
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来栖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、相融相宜的人文环境,让漳平台创园成为台农的“理想家园”。截至目前,该园区共吸引86家台资企业入驻,形成48个高山茶基地,种植高山茶面积5万多亩,年产茶5800多吨,产值15亿元,核心区永福镇成为台湾茶农在岛外投资最集中、规模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。
“很踏实”,这是李志鸿在漳平台创园种茶的最大感受。“我们茶厂每年产出精品高山茶40吨,在大陆也不愁销路,还有许多实惠的政策帮我们促销、为我们兜底。”李志鸿说,茶园还吸引500多名当地农民参与到茶叶采摘、加工等生产流通环节中,当地农民实现增收600万元。
藏在闽西山区的千亩茶园不止有“好茶”,更有“好景”。近年来,李志鸿进一步将台湾的农业经营理念与大陆丰富的自然资源、广阔的市场空间相结合,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,他的农场入选国家级生态农场、福建首家台企观光工厂、福建省美丽休闲农业点。
“今年,中国茶园面积将突破5300万亩,茶叶市场充满机遇,每片茶叶都是‘金叶子’。”李志鸿说,“我从未后悔当初来到大陆投资、落户、兴业的选择,期待在这里遇到更多台湾乡亲。”(李唯一、李昌乾、胡琳)
启远网配资-启远网配资官网-线下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平台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